孙万松:破解直播带货乱象?上海市监管局如何引领行业健康发展
近年来,随着网络直播和电商的结合,直播带货迅速成为一种受欢迎的商品销售形式,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和商家的参与。然而,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不少问题,包括虚假宣传、产品质量问题、刷单造假等现象,这些行为不仅影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还对行业的整体公信力造成了严重影响。为规范网络直播营销活动,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(以下简称“市监局”)发布了《上海市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合规指引》(以下简称“指引”),并提出了一系列实施措施,旨在加强直播电商行业的监管,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。本文将详细解读该合规指引及其具体实施措施,帮助直播电商从业人员规范自身行为。
一、合规指引的背景与意义
随着网络直播的日益普及,直播带货成为了一个新兴的销售渠道。然而,由于行业门槛较低,许多从业者缺乏合规意识,导致了一系列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。市监局发布的合规指引,旨在规范各类直播主体的行为,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,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。
本次指引明确了直播营销中的各个主体——包括直播平台、商家、主播及主播服务机构的责任,要求各方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,建立合规的直播生态。
二、各主体的合规要求
1. 直播平台的责任
直播平台在网络直播营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承担着管理和监督的责任。根据指引,直播平台应当制定并公开网络直播营销管理规则,建立黑名单制度,将严重违法违规的主播列入黑名单并及时公示。此外,平台还应当加强对直播营销信息内容的巡查管理,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并向相关部门报告。
2. 平台内经营者的合规要求
平台内经营者(即商家)通过直播销售商品或服务,必须遵守平台规则和法律法规,依法履行电子商务经营者的责任。例如,商家必须在网店首页显著公示营业执照信息,不得通过网络直播销售法律法规禁止的商品或服务。同时,商家应确保产品信息真实、合法,避免误导消费者。
3. 直播间运营者的责任
直播间运营者是直播营销的重要一环,需要对直播活动进行规范管理,包括内容审核和违规处置。指引要求,直播间运营者应强化对直播选品、直播卖点等环节的审核把关,确保商品和服务的合法性和质量,不应要求其他经营者签订“最低价协议”或其他不合理的排他性强制条款。
4. 主播的合规责任
主播作为直播活动的核心人物,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。指引明确,主播应年满16周岁,规范自身行为,确保宣传内容真实、准确,不得虚构产品效果或夸大宣传。同时,主播不得单方面作出超出法律法规规定的退款退货承诺,避免误导消费者。
5. 主播服务机构的义务
主播服务机构主要为主播提供策划、运营、培训等服务,指引要求其在直播营销中履行信息安全管理、商品质量审核、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依法纳税等义务,确保直播内容合法合规。
孙万松:破解直播带货乱象?上海市监管局如何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Read More »